仁者樂山,智者樂水。
孔子說:“智慧之人喜愛水,仁義之人喜愛山”。自夸為仁義之人的我,卻連家鄉(xiāng)的太白山也未曾登臨。
我的家鄉(xiāng)在秦嶺北麓的太白山腳下,是中國獼猴桃之鄉(xiāng),在我的學生生涯中,秦嶺主峰太白山不斷的出現(xiàn)在我的作文之中,我窮盡我所有的詞語去裝扮他,描繪他,但卻不曾走近他。高考結(jié)束后,我徹底放松了下來,登臨太白山的愿望一下子也強烈了起來。
機緣巧合,父親的一位朋友小雅準備上太白山拍攝一些小視頻,于是在7月19日,我與從未謀面的小雅阿姨結(jié)伴而行,登臨太白山。
我們從上午九點出發(fā),沿途的美景讓我不斷的驚奇,三國古棧道的悠遠、世外桃源的幽靜、七女峰的俊秀、天圓地方的天高云淡、高山杜鵑花海的壯美、第四紀冰川遺跡的神奇,讓我們一路走走停停,終于在黃昏時分,我們抵達海拔3590米的大爺海。晚上,我們借宿大爺海,第二天凌晨4點多,我們就向太白山的最高峰—拔仙臺攀登。
大爺海與拔仙臺可以說是“一箭”之遙,垂直落差100米多一點,但在海拔3600多米的石徑小路上行走,加之天黑,對我這個剛走出校門的小姑娘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(zhàn)。我和小雅阿姨一手捏著手機照亮,一手握著登山杖絆絆磕磕、走走停停,氣喘吁吁。
不時回首,腳下寺廟微弱的燈光與夜空的繁星遙相呼應,使我想起了郭沫若先生的《天街》里的詩句來:
天上的明星現(xiàn)了,
好像點著無數(shù)的街燈。
我想那縹緲的空中,
定然有美麗的街市。
......
站在山的脊梁之上,穿行在夜的濃霧之中,別有一番意味,似在獨步仙境。在山巔上停留片刻后又踏上征程,在氣喘中又越過一座山峰,視野開闊些許,似“復行數(shù)十步,豁然開朗。”眼前一亮,方圓之內(nèi),大大小小的石頭堆疊在一起,在風中屹立。聽聞朋友說,這些都是歷來游客堆放起來的,這些石頭代表了家人,讓它們在風雨中替家人消災。這是善良的人們對大自然寄予的美好期望。我不禁肅然起敬,也多了幾分敬畏。
到達拔仙臺時,我們看到了自青藏高原以東最高山的日出,紅彤彤的火球從東方的云海中慢慢浮出,紅色漸漸變淡,最后成為金黃色。日出東方,灑下了萬丈光芒,我們沐浴在霞光之中,激情澎湃,久久不愿離去。
從拔仙臺往回走時,路上游人已稀稀落落。陰差陽錯之下,我和小雅阿姨走錯了岔道,竟走到了二爺海和三爺海。其實,大爺海、二爺海、三爺海只是太白山上三個串聯(lián)的高山冰斗、冰蝕湖泊,在天空的映襯下,它們閃耀著波光粼粼的藍色,與藍天白云交相輝映,恍若進入仙境,神奇而美麗。我與小雅阿姨相視一笑,便走向那神秘之地。盡管道路崎嶇,但似有一種神秘力量驅(qū)使我們不斷前行。
不斷靠近二爺海,心情也隨之雀躍。腳邊叢叢杜鵑也好似隨我一起搖擺。到了二爺海,我卻不敢靠近,就站在原地默默注視著,二爺海海水澄清透亮,像孩子的心靈一樣,讓人慢慢忘記了城市的喧囂,摒棄了一切雜念。縱然汗水不斷滴落,但心中頓時寧靜起來。片刻休整,繼續(xù)前行,在步履匆匆中環(huán)顧四周,全是巨石堆疊的山峰,四面環(huán)合,恍若置身于天井之中。
抬頭看天,低頭趕路。我們又一次陰差陽錯走錯了路,當意識到找不到回路時,四周的寂靜讓人頓生茫然之感。看著小雅阿姨,她打趣似的說道:“找不到路啦!”語氣輕松但神情嚴肅,恐懼漫上心頭。“不會就來這一趟便成了‘守山人’吧!”阿姨或許看出我的恐懼,便俯下身去采摘白色的植物,并告訴我這是太白茶。我隨即俯下身去與她一同采摘,在采茶過程中,心情也漸漸平復。便打趣道:“說不定在我有生之年能體驗一把sos救援飛機。”事后我才了解到,哪有什么救援飛機,只有人工擔架,我啞然失笑。
摘了一小把太白茶之后,我倆硬著頭皮走下去,眼前面臨艱難抉擇,兩處坡面,一處平緩,一處陡峭,光是看著就令人心生畏懼,我當時感覺:“這就不是人爬的?。?rdquo;小雅阿姨指著那陡峭的面坡問我敢不敢爬,我支支吾吾了一會兒,看著她戴好手套,我明白這是她已經(jīng)做好的最后決定。我想不就是一座山嘛,豁出去了,便低頭跟隨小雅阿姨的腳步,手腳并用,小心翼翼,緩緩前行。登上山巔后,陣陣清風吹拂起發(fā)絲,竟有種俠士負手而立的蕭索之感。
“去天三百尺,邈爾與世絕。”慶幸這次迷途,讓我體悟到了別樣的美。“會當凌絕頂,一覽眾山小。”真正體會到了為什么半山腰上的人都向往山頂,也體會到了在高三沖刺階段,同窗好友所說的那句話—“山頂風景獨好,我們更高處見。”
當我們再次望見返回大爺海路時,心中輕松了許多。返回天大爺海時已接近正午,歷經(jīng)了六個小時。這次迷途太白為自己送上了一份永生難忘的成人禮,又收獲了一位患難之交,使我感悟些許。
晚上,坐下來與父親講述這段冒險經(jīng)歷時,父親先是驚訝,隨后是欣慰,他語重心長的說道:“遇見是你人生旅途中最好的禮物。”
我在想,不久的將來,我會獨自一人踏上南下的列車,開啟我人生又一段求學的旅程,我將獨自一人面對所有一切的人生遇見,無所畏懼,一路向前。
(作者:張梓涵,陜西眉縣人,2020高考學子)
|